<
763ff小说网 > > [洪荒同人] 阵起洪荒 > 第40章
    公元前213年,有方士之乱,牵连诸子百家者众。徐福亦在其中,获罪夺爵,自饮鸩酒而死。

    公元前210年,有神人至咸阳,降于章台,谓始皇曰:“吾乃洞庭君之爱弟钱塘君也,今奉兄长之命还沉璧于陛下。”

    ※※※

    “和氏璧、洞庭龙王、始皇帝……有趣……”

    昊天看着人间传来的消息。

    这几日天道一定要查蜀中死灭之气的来源,他虽然依照天道的意思做了,但隐隐却也看出了有人怕不是在借此转移天道的注意力。

    毕竟虽然他不知道是什么人在算计天道,但他了解他那个名义上的外甥。若死灭之气真的出现在蜀中且于蜀中有害,他定然不可能像现在这般安坐。

    如今他表现得却远不及天道急切,那么要么便是他不知此事的严重性,要么……就是他笃定这一缕死灭之气并不会对蜀地造成伤害。

    而现在竟有龙族与人间帝王接触的消息传来……

    呵呵,如此昊天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那一日的天罚因何而起,两件事放在一起,便大致能够推断出有人避开天道想要做的事到底与什么有关。

    只是可惜,如此大事最后执行时竟落到了钱塘君那条龙身上。既然闹得天下皆知,那他也就不能假装没有看到,而不去提醒天道。

    毕竟,和天道合作,才是于他而言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不好——”

    东华宫中,东华骤然睁开了双眼。

    “洞庭君糊涂!”

    当日和氏璧落入洞庭湖中,他们不可轻动,但洞庭龙君却占据了天然的主场。由他出面找到和氏璧,并归还于嬴政,只要做得隐蔽些,就不会惹人怀疑。

    有敖广居中牵线,洞庭龙君也不是什么二愣子。其实他在和氏璧落入洞庭湖,感受到其不凡的时候就已经隐隐察觉出自己怕是惹了什么祸事。如今有东海龙王作保,可以妥善处置这等烫手山芋,他自是高兴还来不及。

    而为了降低风险,他们则约定好了在最后的时限到来前三月归还和氏璧,以便嬴政再做最后的安排。

    谁能料到,洞庭龙君竟然会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人来做。而他的弟弟钱塘龙君竟然如此堂而皇之地直入咸阳,声势浩大地去向嬴政归还和氏璧。

    “通天,我们去咸阳。”

    现在只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

    ※※※

    咸阳。

    嬴政从那位自称钱塘君的神人大张旗鼓地将和氏璧还于他时就意识到了不妙。

    他虽然不知道东华到底在隐瞒些什么,但是见他每次低调前来便可知晓他们所谋之事定不是什么适合广而告之的存在。

    他此时需要的不是祥瑞,不是神迹,而是低调平稳地交接权力,度过最后的三个月。

    “李斯,立即传旨,召扶苏、蒙恬及诸公子回朝。”

    “是,陛下。”

    李斯正欲提笔拟旨,却见在他身前一向笔挺的黑色身影突然一个踉跄。

    “陛下——”

    嬴政拂袖,面上是如往日无二的威严冷漠,仿佛刚才出现的那一幕全然是他的幻觉。

    “速去。”

    “是。”

    李斯不敢违背嬴政的命令,然而心底却闪过一个念头。

    自徐福献上仙药后,陛下便再也不曾定期命太医请脉,身体看上去也确实像是大好。但……最后逼死了徐福的陛下,真的有表现出来的那么信任他所献上的仙药吗?

    还是说……

    第25章

    “丞相。”

    李斯抬眸,对上了赵高谦恭而温顺的脸。

    中车府令兼管符玺事,皇帝命他下旨召诸公子及蒙恬回朝,他自然要让赵高来见他。

    但是……

    李斯并不喜欢赵高。

    或许是同类相斥,同样从底层爬起,同样贪婪而狡诈,同样精通律法,擅长书法及文字……每每看到赵高,李斯心底都会不由自主地升起厌恶与警惕。因为和自己不一样,即使有着吕不韦的前车之鉴,为相多年,他仍做不到保持很多年以前卑下时的那种姿态。可赵高比他更能隐忍,也更擅于伪装。那副谦卑的模样……

    “丞相可知,陛下此意为何?”

    作为中车府令,皇帝的腹心侧近,赵高在有些时候有着比李斯更大的优势。即使嬴政比任何人都要擅于忍耐疼痛,甚至不惜赶走了最可能发现他身体异常的扶苏,但赵高还是察觉出了端倪。

    而徐福的死则证明了他的猜测。

    若是当年那颗所谓的仙药真的有什么蹊跷,若是陛下的身体当真没有众臣所以为的那么康健……赵高低垂下眉眼,想起那日在狱中听候行刑时的冰冷。公子胡亥天真纯稚,孝悌忠信,胡不可为秦王?

    “汝何敢妄自揣度上意?”

    李斯怒极,但他自己心里有数,这愤怒到底有几分是装出来的。

    皇帝除谥法,不许朝外议政,更不喜旁人窥探他的行踪和想法。他为左丞相,有些事情该做怎样的反应,早已成了习惯,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对于赵高的这句话就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了。

    陛下何意?

    纵使陛下至今没有立太子,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陛下是属意公子扶苏的。

    就连随口的一道旨意都表现得明明白白,唯有长公子在陛下心中有名字,甚至能排到蒙恬之前。而其他几位公子,同样是陛下的儿子,却只能得到“诸公子”这样笼统的称呼。有时候李斯甚至都要怀疑,陛下到底记不记得自己其他儿子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