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ff小说网 > > [洪荒同人] 阵起洪荒 > 第97章
    “陛下可是在为那猴子所言生怒?”

    三千年前,被一个道法初成的少年手持三尺青锋挑破凌霄,数十万天兵皆尽溃败,才让玉帝恍然发现,神道点化之辈竟无一人勘用。于是,方生出了使玄门弟子为天庭诸神的想法。

    然而三千年后,一只被他们当做棋子的猴子,却还是能在天庭说出“调了小圣二郎,方是我的对手”。这岂不是在明晃晃地嘲笑玉帝费尽心机算计玄门三教,亦不过是做了无用功?

    “他所言是真是假,娘娘又并非不知,朕何怒之有?”

    天庭之中,并不是没有能与孙悟空匹敌之人。他不曾出手,近些年更是屡屡将舞台让给了如来,亦不过是身份不同,所求不同罢了。

    “若事事都要陛下亲力亲为,要这天庭八部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又有什么用?”

    瑶池当然知道昊天在暗示什么。但是,若昊天所求仅为如此,他便不会执意同天道一起,弄出将玄门三教得罪到底的封神榜。

    “娘娘想说什么?”

    昊天其实不欲与瑶池这般言语往来。他们二人所看到的东西,始终是不一样的。若不是同出一门,有同门师兄妹的情谊在先,早年又曾在道祖面前彼此立约,而共掌天庭之初时虽无夫妻之实,却已有了夫妻之名……他历劫归位后,其实未必会娶她为妻。

    只是事已至此,那么多年情谊,他到底是不愿给瑶池难堪的。尤其是,龙吉毕竟是他们的亲生女儿。无论如何,她都是他孩子的母亲。

    “我这些年时常会想,杨戬实在是个弃之可惜的人才。”

    瑶池并没有发现昊天那份隐藏得很好的不耐,她只是将在心底琢磨了有一段时间的事慢条斯理地说了出来。

    “无论如何,他都算是陛下您的外甥。您当真舍得将他放在下界,弃他一身玄功神通不用,只做一个听调不听宣的地仙?”

    “那依娘娘所见呢?”

    昊天没有想到,一向最为厌恶云华母子的瑶池今番前来,竟是想说服他启用杨戬?

    “杨戬家学渊源,文韬武略俱胜过这满朝仙神。陛下何不以高官厚禄相请,也好让他为陛下分忧。”

    瑶池其实心下仍觉得有几分可惜。

    若这世上还有比杨戬更合适的人选,她自然不会改了态度,向昊天举荐杨戬这个妖孽。然而,战力能胜过杨戬又可能为天庭所用的,竟是一个也无。而战力稍逊杨戬一筹的,却也大多是只通武功的莽夫,又哪比得上杨戬这样的人才好用?

    家学渊源,也确实是家学渊源。

    若非当年尧皇欲效少昊、颛顼旧事,以叔伯的身份教导子侄,以继其帝位,或许昊天还不至于那么快就下定决心,要覆灭古蜀。

    瑶池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随即被她自己掩盖了下去。

    更何况,她还怀疑西王母在杨戬身上动过手脚,以至于天生司水的命格竟然生相杀伐,就好像从她手中分走了一部分她自西王母身上夺来的天生刑罚之力一般。

    “高官厚禄?”昊天扯了扯唇角,“那小子可不在乎。”

    瑶池却胸有成竹。

    “不在乎不过是因为官不够高、禄不够厚。这世间,岂会有人真的不因权势所动?”

    “‘仁佑王’都不够,娘娘的意思是——”

    “王爵虚衔,他自然看不上眼。陛下何不以……相诱?”

    瑶池指了指凌霄宝殿之上,在那处常人不可见的虚空,存在着的是昊天的立道之基——天条。

    昊天倒是没有想到,瑶池一朝改变了心意,启用杨戬的想法竟是如此坚定,甚至想要说服他将天条抛出来。

    他不着痕迹地细细打量瑶池,却察觉不出她身上有被人动过什么手脚的痕迹。

    莫非,她之所言当真是出于本心,真的是这般想的?

    昊天若有所思。而这副模样落在瑶池眼中,便是自己说动了昊天几分。

    她倒也不乘胜追击,反而以退为进,柔声道:“陛下不妨好好考虑。若是摸不清杨戬的态度,多下几次调令试探一番也好。”

    “若是杨戬当真能够上天,陛下还愁不能让他低头吗?”

    瑶池看着猛然望向她的昊天,自以为戳中了昊天心里最隐秘的想法。果然,高高在上的至尊最是容不得人忤逆。杨戬的桀骜不驯,天庭的被迫妥协,绝对是昊天心底扎根极深的一根刺。

    “且让朕再思量些时日。”

    昊天沉默了一会儿,终是给出了一个让瑶池满意的答复。

    瑶池心满意足地准备离去,离去前,还不忘再为此事增添砝码。

    “不论陛下与灵山达成了怎样的协议,都切莫忘了,一旦取经事成,那猴子便会真正入了佛门。到了那时,恐怕便是西天嘲笑我天庭竟无一合之将了。”

    第66章

    而一个猴鄙视了整个天庭战力的孙悟空此时却也不似往日那般轻松。

    在子母河闹出的那场乌龙固然好笑又惊悚,但取来解阳山落胎泉的泉水饮下,消去胎气,倒也不过只是西行途中的一桩趣谈。

    可西梁女国国王的情意绵绵,却让孙悟空抓耳挠腮了起来。

    佛门有意在取经途中制造劫难,孙悟空自然不会看不出来。而西梁女国这一难为的是什么,也再明显不过了。

    唐僧本就没有剃度,三千烦恼丝不曾断尽,便意味着尘缘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