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ff小说网 > > [洪荒同人] 阵起洪荒 > 第196章
    这屋里真正睡过去了的三个凡人并不知道昨夜里东华和通天聊了些什么,更不会知道如今在三界威名赫赫的二郎显圣真君曾经在深夜亲自降下分身,出现在了这间破瓦寒窑之中。

    当独自一人睡在后屋的李妃悠悠醒转时,有一瞬间,她觉得自己还在梦中。不然为什么她前一秒还见到了高台宫阙,旧日风光,下一秒醒过来之后,眼前却只余下一片黑暗呢?

    不过,她很快就忆起了梦中的景象,还有那位神光凛然的神君对她说的话。

    李妃猛地坐起身,自怀中取出一副黄罗诗帕。帕上如今那位王丞相亲笔所写的诗句还隐隐可以以指尖触摸辨识,“春风得意花前瑞,秋叶杨辉桂一枝。天降紫微接宋后,一对金龙定雄雌”,她这一生的跌宕,俱因此诗而起。但同样的,这副诗帕,却也是能够证明她身份的唯一凭证。

    而今,神君亲口告诉她,她可以有申冤雪恨之日……李妃无神的双目想要落下泪来。可是,泪当年早就已经流干了。她的这双眼睛,不能视物,亦不能哭泣,早早就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后屋发出的声响惊醒了前屋的几人,范仲华唯恐母亲是哪里磕着碰着了,连忙跑到后屋去看。而刘秋枫见东华和尚青两位先生没有阻拦的意思,也跟了进去,看自己是不是哪里可以搭把手。

    “娘——”

    “老人家。”

    心情激荡之下差点撞到的李妃听到刘秋枫的声音,冷静了下来。她想起梦中神君所言,一手扶着范仲华示意他牵着自己重新在榻上坐下,另一边头茫然地转了转,试图凭借声音寻找到刘秋枫所在的位置。

    “这位小郎君。”李妃迟疑着开口,但神君所言,总归不假。她这辈子,与她那亲生的皇儿只得蒙见一面,便再也不曾相处过。她固然想过寻死,但若是能有回宫之日,她又如何能够不生出希望?“你可是要前往开封?”

    “正是。”刘秋枫不知道为什么这位老人家会突然问他这个问题,更不知道她怎么会知道他要去开封。不过,从小养成的性格习惯让刘秋枫默默地把自己挪到了李妃目光所注视着的那个位置,然后在明知她看不见的情况下,还是下意识地点点头答道。

    “可是要去寻一位包拯包大人?”

    “……是。”刘秋枫愈发地疑惑了。

    “老身亦有冤屈要伸,可否请小郎君携我同往开封?”李妃坐在榻上,腿脚不便,却仍像是要向刘秋枫行礼。

    这一举动直骇得刘秋枫赶忙避开,只是面对老人家的请求,他也有几分为难。

    “我一路前往开封,多有赖两位先生带我同行。老夫人您若想与我们一道上京,恐怕还是要先问过两位先生的意思。”他有些踌躇地看了一眼似乎也对他母亲提出的请求一头雾水的范仲华,“况且令郎……”

    [1]《封神演义》第四十回:“似道非道,似俗非俗,带扇云冠,道服丝绦。”

    [2]本文狸猫换太子故事主要参考京剧戏本,不过鉴于和宝莲灯故事融合后,出现了两套朝廷官员,故将刘太后改为秦太后,删去庞国舅一家,以秦家代替,左丞相寇准的戏份给王桂英的父亲,这样出场的人物可以变得简单一点。 “春风得意花千里,秋月阳晖桂一枝。天降紫薇接宋后,一对行龙并雌雄”一诗出自戏本原文,为寇准所书。以及戏本中命鬼魂寇珠(原为宫中承御,为保下李妃所生之子被刘妃害死)去救李妃的确实是观音,但是有始皇大大在,本文不会有鬼,观音又被东华关小黑屋了,所以默默让二哥顶上x

    第125章

    “若此冤不伸,老身死亦不能瞑目。”

    李妃抓着范仲华的手不自觉地用力,也让本来忧心母亲身体想要劝阻于她的范仲华没了话说。

    “娘,何至于此?”

    他低下声,轻声安抚母亲的情绪,然后用带了恳切的眼神望向刘秋枫。

    范仲华虽然不知外面的那两位先生是谁,却也看出来他们远不如刘秋枫那么好说话。况且不知为何,明明是两个成年男子带孩子出门,但或许是为了刻意锻炼这位小郎君,那两位先生事事都不做主,全看刘小郎君自己的意思。

    “我……我去问问两位先生。”

    刘秋枫咬了咬牙,冲范仲华重重地一点头,而后跑到外间。

    青先生不知去了何处,此时外屋之中只有华先生一人负手而立。

    东华看着跑到他面前,踌躇着不知该如何开口的刘秋枫,明明早已听到了屋内几人全部的对话,甚至于李妃愿意请托刘秋枫携她入京都是他刻意推动的,却还是闭口不言,只微笑着注视刘秋枫。

    “华先生。”

    刘秋枫到底还是开了这个口,将李妃的请求同东华道来。

    “秋儿,你希望我答应吗?”

    东华反问刘秋枫,眼中没有反对,亦没有支持。

    “那位老人家昨日还想要寻短见,想来身上确实是有大冤屈。若是可以,秋儿想帮帮她。”

    “那你可曾问过,她身上有何冤屈?”

    刘秋枫一愣,他当然也会好奇,但是……

    “人皆有不肯言之事,我不曾问。”

    他亦不想告诉所有人,他上京找包青天包大人是为了自承自己杀人一事。

    “既是如此,你就不怕相助于她后反而给自己惹来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