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ff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倒拔三国 > 0001 召神将降凡救世
    中平元年,六月。

    冀州,巨鹿郡,广宗县。

    此县本非兵家要地,城墙也自低矮,虽临时修缮加高,也不过两丈上下。

    城墙五六十丈之外,四道长长壕沟交相围合,将广宗包裹在内。

    壕沟之后寨垒森严,四个大营分据四方,远远望去,军帐如云,赤旗风卷,恍若血海翻腾。

    正南方向,最大的营盘正中,一杆赤底白字的三丈大旗格外醒目。

    旗面自上而下,大书六字:“汉北中郎将卢”。

    大儒卢植,因黄巾乱起,天下震动,汉帝拜其为北中郎将,引北军五校五万雄兵,战张角于冀州。

    张角麾下十五万黄巾,连战连败,势危途穷,逃回故乡广宗,卢植紧随其后,紧紧围困。

    如今广宗黄巾尚有十万众,看似不少,然而能战精壮,已是十中无一。

    县城之中。

    一队队黄巾在小头目们的带领下,成群结队,蚂蚁般运土搬木,拼命加固城防。

    若是近前去看,便会发现这些黄巾几乎全是老弱妇孺,一个个气色灰败、身形瘦弱,衣着亦极为破烂。

    除了头上那条脏兮兮的黄巾,他们同遍布天下的穷苦黔首别无二致。

    他们的动作迟缓、僵硬,毫无生气,与其说是活人,倒更像是一群麻木的牲口。

    “快一些、快一些啊!若不加固了城墙,待官兵造好器械来打,我等都无生路。”

    小头目们前奔后走,声嘶力竭的大喊着,试图鼓舞士气,然而众人浑无反应,显然气力、精神,都已耗竭到了极处。

    队伍中一个十一二岁的瘦小孩子,忽然伸手拉住一名小头目。

    那头目以为有人要偷懒或反抗,瞪起眼睛便要挥鞭抽打,鞭子举起,方认出这孩子乃是昔日的乡邻,遂皱了眉头道:“小六子,你拉俺要作甚?”

    那孩子眼里含泪,问他道:“张叔,俺听说力士们尽数都被官兵杀了,是真的么?”

    小头目叹口气道:“如今打仗,你要叫俺屯长……你一个孩子,不要打听这些,总之天公将军老人家在,便万事无忧,他老人家秉天意而行,说不定便奏请黄天上帝,再派数千数万的力士下界,杀尽了狗官兵,自得太平。”

    他这一番话声音不大,却仿佛打开了什么阀门,那些沉默的教众都抬起头来,灰扑扑的面庞上浮现出一丝希冀:“屯长,天公将军什么时候才开坛做法、请力士们下届呀?”

    “莫非是黄天嫌弃祭品不够丰盛,不肯垂怜我等?”

    有的老汉便流泪道:“若是如此,请屯长去和天公将军说一说,老汉情愿做个祭品……”

    立刻有人跟着道:“把俺也一并献祭吧,不然这般下去,大伙儿都难活命……”

    小头目手忙脚乱,竭力安抚:“你等都不要吵,不要乱,天公将军自有主张……”

    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传到不远处一栋两层高的木楼里。

    一个瘦削精健的年轻人快步走到窗前,将窗户紧紧关严。

    本就不大明亮的室内,愈发暗沉。

    暗影中,一个枯瘦老者缓缓坐起身来,花白长发披散,露出额头上一抹黄布。

    “裴元绍,汝不必这般紧张,众人心中念想,便是不宣于口,难道吾便不知?”

    老者声音沙哑、无力。

    叫裴元绍的年轻人回转头,脸上露出担忧、痛惜之色:“天公将军,大伙儿也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其实心中并不畏惧官军……”

    这个老者,原来便是一手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引三十六方数十万信众齐反的黄巾主帅,天公将军张角!

    “呵……”张角苦笑摇头。

    “这天有些暗了。”他低声说。

    裴元绍连忙点亮了油灯。

    碟里的油只剩浅浅一层,灯芯也极短,一点火苗闪闪烁烁,照得张角脸庞忽明忽暗。

    这是一张满布沟壑的苍老面孔,双目深陷,愈发显得眉骨和鼻梁极高,瞳孔中映着摇曳的火苗,有一种鬼神般的威严神秘。

    “官兵能战。”

    张角缓缓说道,似乎在和年轻人说话,又似自言自语。

    “甲胄、兵刃、武艺、阵势……皆远胜吾军。”

    “是吾无能……太过低估了这个朝廷啊。”

    裴元绍听在耳里,只觉气闷无比,咬了咬牙,低声说道:“若天公将军肯再召三千力士,以摧敌锋,大伙儿随后掩杀,未必便不能胜。”

    张角沉吟片刻,轻轻摇头。

    “此事……不必再提。”

    “以秘药毁人神智,使其不知疼痛、悍不畏死,先时官兵不识吾手段,故而慌乱失措,如今那卢植已然觑破虚实,故技重施于事无补。”

    <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div>

    “况且此举……”张角脸上露出一丝愧疚的苦笑:“着实有伤天和。吾起兵本为救万民,却先把生人如此残害,本已大违初衷……呵呵,吾如今病之将死,便是报应了,一错既铸,岂可再错?”

    说到此处,张角惨然闭目,穷途之态毕露无遗。

    “可是……如今军心……”那裴元绍顾不得自己刚才还说“大家不怕官军”,急切道:“一旦官兵造完攻城器械,我军怕是毫无抵抗之力。”

    “军心呀……”

    张角低下头去,苦苦寻思半晌,低声道:“吾有一计,或可重振军心——你去将张牛角、杨凤、于毒、李大目四将唤来,连你五个,吾明日当众开坛做法,请神将降于你等身体,以五行神将为号,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众人见之,信心自生,只是你五人万万不可泄露!”

    裴元绍听了大喜,摇头道:“便打杀我,也不敢说。”

    扭头奔下楼去,一面去找张角点名的几人,一面令人去城中空旷处搭造法坛。

    次日午时。

    张角吞了些虎狼之药,勉强振作起病体,穿戴齐整,前往城中广场。

    此处连夜已搭好高台,台上一张长案,供奉着黄天上帝牌位。

    张角令人将鹿、獐、麂之血混在一起,又取上等白盐、朱砂各半斤,亲手倾入桶内,调和成浆。

    鹿、獐、麂者,谓之“玉署三牲”,乃是道家祭祀仙神至高科仪,放罢了血,都以大鼎煮熟,盛在大木盘中,供于台上。

    这时台上台下,点起香烛无数,又烧了许多黄纸,滚滚烟雾,缭绕高台。

    张角手持九节竹杖,缓缓登台,于那牌位前立定,仿佛默祷,烟缠雾绕之中,其之身形若隐若现,四下教众敬仰之心大起,纷纷跪倒于地。

    便听张角高声唱道:“黄天在上,弟子张角奉黄天旨意,领八州三十六方信徒,共伐苍天,以谋大吉,然而汉兵狠毒,弟子愧不能敌,故请黄天垂怜,降神将以救世,则吾道幸甚、天下幸甚!”

    说罢手舞足蹈,高声念咒,信徒们虽难听懂,却都不由如痴如醉、似颠似狂。

    张角见了众人依旧信他,心中暗喜,走去抱起那满满一桶血浆,奋力向台下一掷——

    台下事先空了一大块地方,裴元绍连夜在泥地上刻了浅浅的符痕,不细看难以察觉,此刻血水泼下,大多都顺着痕迹流淌,飞快勾勒成一个硕大的符文。

    靠的近些的信徒们见符文自成,都不由发出压制不住的惊呼声。

    这时恰好一阵大风吹起,张角长发飞扬,满面狂意,高举九节杖,仰天大喝:“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天公助我!天公助我!”

    其吼声苍凉高亢,众信徒毛发皆耸,都仰头望着长空,放声悲呼:“天公助我!天公助我!”

    跪在最前一排的裴元绍低声喝道:“我们上!”

    左右张牛角、杨凤、于毒、李大目四将听见招呼,抖擞精神便要起身——

    按照张角布置,他们这时候便要上前,先于那血符里摸爬滚打一番,然后站起各自施展一套武艺,张角便趁机宣布此乃黄天上帝差遣五行神将下界,借这五人躯壳转世,以伐苍天,以后数十万黄巾军中,除了天地人三公将军,便以五行神将称尊。

    然而不待五人起身,天空忽现异象,大片大片阴云,自四下飞快聚合至广宗上空,随即风吹云转,露出个漩涡般一个黑洞。

    一众信徒见此奇景,只道黄天显灵,愈发声嘶力竭吼叫,张角却是惊得愣在原处,内定的五行神将亦是面面相觑,一时不敢上前。

    这时只听霹雳一声,天摇地动,众人只觉脑子一震,遍体酥酥发麻,仿佛灵魂都飞出了躯壳。

    随即一阵狂风,漫天黑云都消,那黑洞亦不见踪迹,依旧还是青天白日光景。

    张角及众人渐渐回过了神,只见血符正中,一个魁梧大汉赤身裸体,露出背上蓝靛靛的花绣,大剌剌盘坐于地。

    张角呆呆看了片刻,忽然流下两行眼泪,仰天大哭:“黄天垂怜,真个降下神将救世,天下百姓有救也!”

    信徒们这时也回过神,纷纷欢喜高呼,一时间音浪滚滚,满场沸腾。

    那凭空出现的大汉眉头一皱,缓缓睁开眼来,扫视一圈,不由露出惊诧之色,跳起身道:“却不怪哉?洒家好好圆寂,不接洒家去西方佛国,这又是什么鸟所在?这一干哇哇乱叫的撮鸟,吵的洒家脑袋都要炸了,莫非是枉死城的冤魂么?”

    这正是:禅杖荡平千古恨,戒刀斩尽万民仇,若容好汉开襟抱,覆地翻天水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