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ff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200节
    “魏主外宽内忌,此信送上去,定会多疑。”魏山对冉闵颇有微词。

    “我们不送上去,若是段龛挑拨,必会生出事端。”

    汉末马超、韩遂联军攻打曹操,席卷关中,声势极大,却被曹操以书信离间之,马超韩遂自相残杀。

    如今形势,羯赵虽然灭了,形势并无好转,取而代之的刘显割据襄国,拥诸胡部众十余万,北面还有慕容氏等待时机。

    一旦兖州与邺城同室操戈,北地华夏百姓再无出头之日。

    与此同时,枋头之北,魏军营垒。

    冉闵也收到一份降表,只要冉魏退兵,段龛愿献上一万头牲畜,十万石粮食,并遣亲弟弟段钦为质。

    段龛实际上也被逼到绝境。

    枋头虽然坚固,但这么一直围困下去,谁也扛不住。

    “细作近日传报,刘显在襄国厉兵秣马,似有图我之心!”王简沉沉咳嗽了两声。

    襄国大败消息传回邺都后,王简当场吐血,身体一直到现在都没恢复。

    “汝意接受段龛请降?”冉闵脸色犹豫起来。

    冉魏还未从襄国大败中恢复过来,又围城两个月,连续发动数次猛攻,魏军士卒身心俱疲。

    王简语重心长道:“段氏一族反复无常,不可信也,兖州已是陛下唯一的盟友,不可弃也。”

    冉闵默然无语。

    这时亲卫匆匆来报,“陛下,近日后方有流言,段龛与李跃合谋,将取邺城!”

    “哼!”冉闵拍案而起,脸色急速涨红,“贼子安敢如此!”

    此时此刻,他仍未从襄国大败中恢复过来。

    一直处于惊惶紧张状态,所以当王泰拒绝他时,他毫不犹豫的就除掉了邺城唯一威胁他的人。

    以己度人,若冉闵处于李跃的位置,只怕脑中第一反应便是毫不犹豫的攻取邺城。

    而冉闵一路走到今日,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消息从何而来?”王简淡淡道。

    亲卫道:“斥候从流民口中得知……”

    王简一笑,“流民怎会得知如此大事?段龛若真与李跃媾和,必秘而不宣,岂会弄得人尽皆知?此必段龛反间之计也。”

    冉闵脸上的潮红淡了下去,踱了两步,“虽然如此,不可不防,邺都乃朕之根本,枋头旦夕难破,今刘显蠢蠢欲动,不日将攻我,传令,准段龛请降!”

    邺城仍处在虚弱状态,刘显当初被逼的走投无路,才答应投降。

    如今缓过气来,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而邺城、襄国距离太近了,两边一伸脚就能踩进彼此的地界。

    除了刘显,羯赵余孽石琨还在冀州晃荡,都是邺城的威胁。

    王简剧烈的咳嗽起来,“陛、陛下……”

    冉闵大手一挥,“无妨,届时送李跃一半牲畜即可,他愿战,随他之意,此战因他而起,朕出兵攻打枋头两月,足矣。”

    兖州承诺的三十万石粮食,已在这两个月陆陆续续送入邺城。

    城中饥荒暂时得到缓解。

    冉闵想到什么便做什么,段龛第一批牛羊、粮食送来后,当即下令退兵。

    而此时李跃的信刚刚送来,冉闵扫了几眼后便揉成一团。

    军令已下,段龛的东西也收了,不可能再战……

    李跃万万没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冉闵退兵,枋头压力大减,黑云军压力骤升。

    段龛的离间之计基本成功了,鲜卑骑兵已在西南方向若隐若现。

    自古联军就容易出幺蛾子。

    利益不一致,心思不一样,很难同心协力。

    “这还打个鸟?枋头威胁邺城,又非我兖州,他走了,我们也走!”魏山气呼呼道。

    “段龛实力未损,我军即便攻下枋头,也损失惨重。”常炜脸上全是失望之色,联合冉闵夹击段龛是他提出来的,如今计策不成,他脸上也无光。

    李跃还不至于怪罪他,问题出在冉闵身上。

    “黑云军不退!”李跃沉声道。

    魏山道:“何必为冉闵出头?”

    “不是为他出头,而是我军一退,段龛喘过这一息后,便成了气候,枋头乃黄河重镇,背后便是邺城,他日冉魏覆灭,段龛将先一步于我们拿下邺城!”李跃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冉魏一定会灭亡,这一点无从更改,君主的性格决定了国家的命运。

    襄国之战,冉魏其实已经大势已去了,没有资格再跟慕容氏争锋,剩下的也就回光返照而已。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退

    河北这么多无主之地,段龛全都不选,偏偏选枋头落脚,其心思不可谓不大。

    乱世之中从来都不缺这种有天马行空想象力之人。

    去年麻秋还想弄死苻洪后,兼并其众,据关中称帝……

    “段龛不可不除。”李跃淡淡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

    围都围了两个多月,同山陂、白祀陂粮食都快成熟了,这个时候撤退岂不是前功尽弃?

    退军之时,若段龛、段罴以轻骑吊在后面,黑云军想从容撤退都难。

    魏山见风使舵,“哈哈,都督所言甚是,凭我黑云军便能攻破枋头,何须魏军助力?”

    常炜道:“都督若要攻破枋头,只怕要增加兵力,如今我军还在攻略青州。”

    “那就尽起陈留精壮,围死枋头!”

    无论如何,枋头不能存在另外一股敌对势力。

    不干掉段龛,陈留寝食难安。

    段氏鲜卑不同其他势力,他们更有家底,到时候振臂一呼,河北段氏旧部云集响应,说不定就扑腾起来了。

    “遵令!”帐中诸将纷纷拱手。

    李跃遂令魏山率八千黑云军入驻魏军留下的营垒。

    陈留青壮和兖州各地南军源源不绝的渡河而来。

    李跃下定了决心,步步为营,几乎动用了整个兖州的力量,前前后后,七八万的青壮加上三万南军北上。

    十余万人每天别的事不做,就一直挖堑壕,堆土一层接着一层,彻底困死枋头。

    枋头周边所有能开垦的土地,都被修整起来,补种上豆菽和各种蔬菜。

    青壮们还引清水、淇水入营垒之中,既可以防备段龛的骑兵,也顺便养上了鱼。

    魏军虽然退了,但枋头的包围更加严实。

    没有冉闵的掣肘,黑云军反而上下一心。

    李跃也不攻城,就这么困着枋头,看段龛能撑到什么时候。

    一场大战,决定胜负的往往不是奇谋妙策,而是看哪一方先出错、先沉不住气。

    “都督,许昌张遇五万大军进驻长社,有北攻之意。”张生野收集斥候传回的各种消息。

    长社西北六七十里是荥阳,东北百余里是陈留。

    屯兵此地,明显有觊觎兖州之意。

    李跃道:“去信一封给张遇,言黑云军皆在枋头,陈留空虚,请速速提兵北上,不要迟疑。”

    魏山一愣,“这……”

    常炜大笑:“张遇一向谨慎多疑,我军若是重兵防备,其必纠缠不休,但若是请他北上,必定迟疑。”

    张遇这两年一直窝在许昌,右边站着桓温,左边站着殷浩,一直不敢动弹。

    黑云军已经不是当年的黑云军,而张遇还是当年的张遇。

    江东又在鼓捣北伐,李跃就不信他敢在这个时候大军北上。

    换句话说,现在是干掉段龛的最好机会。

    围困一直持续着。

    面对李跃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段龛的几千轻骑根本无计可施,只能袭扰后方。

    不过进入七月,天下又开始震动起来。

    慕容彪围困中山大半年,终于破城,冉闵中山太守侯龛投降慕容氏。

    受此战激励,刘显舔舐好伤口后,率五万大军南下,攻打邺城。

    襄国大战的影响逐渐展开,明眼人已经看出冉魏时日无多。

    段氏鲜卑另一股势力,段龛的堂兄弟段勤也从北方南下,窜入平原郡绎幕县,拥胡、羯部众一万余人自称赵帝。

    河北乞活将豪强朱秃、杜能、丁娆、孙元等各据郡县,或称将军,或为都督,割据一方。

    冉魏的徐州刺史冉遇、豫州刺史魏统、荆州刺史乐弘各携城池归顺东晋,平南将军高崇、征虏将军吕护拘捕洛州刺史郑系,以洛阳归顺东晋。

    冉魏的疆域只剩下邺城周边的数郡。

    很多名义上臣服于冉闵的势力也不再臣服了。

    而段龛也活跃起来,进入七月之后,连续数次与枋头城中段罴发动反攻。

    攻城,李跃承认一时半刻拿他们没办法,但野战,黑云军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