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ff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257节
    燕军南下,到处都是趁火打劫之人,也只有姚襄鼎力支持。

    “大善!”李跃缓缓起身,扫视众人,“慕容氏数十年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气焰嚣张,今日孤当亲率三军,迎头痛击,一挫燕军三十年之声威!”

    该下场的都下场了。

    剩下的就看谁的手腕硬,谁的刀子狠。

    提刀玩命,黑云军从来不惧任何人!

    “就让慕容儁、慕容恪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强军!”李跃一甩披风,走出大殿。

    身后的宿卫步伐齐整,连盔甲抖动声都异常响亮。

    崔宏从后面追了上来,跟在李跃右后。

    李跃承认慕容氏很强,鲜卑人正处于民族士气的顶点,但黑云军能从山野间崛起,数年间平定中原,横跨大河两岸,也绝非泛泛之辈。

    无非是战场搏命而已。

    若能正面击败慕容氏,便可以奠定梁国天下霸主的地位,燕国也将由弱转衰。

    即便是平手,对梁国而言也是战略上的胜利。

    为梁国争取了发展时间,几年后,中原底蕴爆发,梁国国力暴增,攻守易势,燕国仅凭北垂之地,拿什么抵挡?

    殿外,千余黑云将按刀而立,他们已经等候多时。

    见到李跃,眼神陡然火热起来。

    “尔等当随孤破燕!”李跃以剑拄地。

    真正的王者,不是坐在王位上称孤道寡,而是敢于亮剑,敢于面对强敌。

    这次若是退了,以后根本没有可能再北上。

    因为人心和士气都散了,自己的威信会遭受沉重一击,中原这些豪强现在就蠢蠢欲动,不难想象慕容恪大军南下时,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像狗一样摇尾乞怜。

    李跃宁愿光荣的死在战场上,死在慕容恪的剑下,也不愿后退一步。

    后退,比死更可怕。

    “破燕!”黑云将歇斯底里的吼了一声。

    声音直冲云霄,随着春风响彻整个邺城。

    身后的刘群、條攸、申钟等人脸上的忧色瞬间褪去不少。

    敌人虽然强横,但黑云军斗志不减。

    刀子才是梁国的底气所在!

    “出征!”望着这些忠勇的将士,李跃心中早已无所畏惧。

    时代浪潮滚滚而来,后退是没用的。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邺城之事便付于诸位!”李跃朝刘群、申钟、條攸等人拱手。

    虽然他们在军略上略有短缺,却是后勤的一把好手,关键忠心耿耿。

    “殿下放心,臣这把老骨头绝不会让将士们饿着,也不会让邺城有半点差池!”刘群无比郑重道。

    铁甲铿锵,旌旗招展,一列列黑云将士从铜雀园走向朱明大街,邺城百姓纷纷出来送行。

    李跃前面是一千黑云郎,身边是三千宿卫,身后是四千义儿军。

    五万黑云劲。

    见到李跃策马而出,纷纷拱手,“殿下保重!”

    一声又一声,不乏担忧之意。

    这一战也关乎所有人的未来,是在梁国做人,还是在燕国当奴隶。

    虽然立国时间不长,但李跃给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安宁和尊严。

    所以这一战,他们是最忠实的拥护者。

    第三百三十五章 滠头

    慕容恪攻南皮不克,虚晃一枪,进入清河郡。

    清河一向是士族豪强的传统聚居地,自然少不了暗中与燕人勾结,慕容恪在冀东活蹦乱跳这么久,没有带路党肯定不可能。

    士族豪强一向有奶便是娘。

    慕容氏推崇汉化,大力启用河北豪强,拜封奕为相国,阳骛为郎中令,拜辅义将军,与慕容恪、慕容评同为“三辅”,皇甫真为燕国右司马,刘斌为大司农……

    不仅官居显要,麾下还有各自的部曲。

    永嘉以来,从未有重用中土豪强如厮者。

    豪强们不傻,跟着慕容氏有肉吃,自然首鼠两端。

    另一方面,燕国一向奉江东为正溯,赢得了北地豪强的普遍好感。

    此次出兵,与江东南北夹击,得到梁国豪强的支持也就在情理之中。

    若不是与崔氏深度绑定,李跃觉得崔氏都不一定可靠。

    慕容恪佯攻崔氏所在的东武,清河诸军急忙驰援,谁知慕容恪忽然北上,一举攻克滠头。

    在冀州之南有了落脚地,西望冀西战场,南窥青兖,北待慕容儁大军南下……

    东面形势更加恶劣起来。

    不过好在王猛说到做到,三万黑云精锐昼伏夜出,在斥候营的率领下,从邯郸绕道北上,奇兵突出,与徐成、高云三面合击,一战击溃拓跋孤两万代国步骑。

    阵斩八千余,俘虏奚力、长孙肱等鲜卑贵将七人。

    河北虽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却多水,尤以巨鹿为最,境内有河水、虖池水、章水、泜水、济水、沮水、洨水、恒水、渚水、滋水等水系,中部还有大陆泽。

    鲜卑人擅长的骑兵反而发挥不了多少优势。

    在慕容垂赶来支援之前,王猛迅速退回廮陶,坚壁清野,令徐成、高云、冯盎、姚苌诸部率轻骑在外。

    这一战有力的提振了河北诸郡人心,而王猛也凭这一战赢得了军心。

    军令之下,莫敢不从。

    与此同时,李跃出邺城,至黎阳,会合魏山的三万余镇军,权翼、姚益生的一万余羌军。

    十一万步骑顺清河滚滚而下,直奔滠头。

    枋头、鲁口、滠头,皆三面环水,居高临下,是河北的战略要地。

    冀东战场上,梁国投入的兵力也达到十五六万之多,与西路的慕容垂相差无几。

    既然慕容垂号称三十万,李跃自然也不能怂,也号称大军三十万。

    这个时代,也不可能真的清点出具体兵力。

    如果把后方运送辎重的丁壮算上,没有三十万大军,也有二十五六万了。

    一号称三十万大军之后,效果异常明显,青兖各地的叛军全都安分起来。

    河北跟慕容恪眉来眼去的郡县也都寂然无声,默默的关注着这场大战。

    连鲁口吕护都上表称赞梁军军容鼎盛,威名远扬,必能旗开得胜……

    李跃对联军一向不放心,人多了凑在一起,反而多生是非。

    石虎四十万大军围攻棘城,却被慕容恪两千精骑杀的鸡飞狗跳,在李跃看来,慕容恪勇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赵军太过臃肿,久攻不克,士气低落,内部渐渐腐烂,遇上不要命的慕容恪,自然摧枯拉朽。

    而此战慕容垂也是如此,号称三十万大军,却山头林立,各怀鬼胎,互不统属,被王猛钻了空子。

    面对慕容恪,李跃不想重蹈覆辙。

    兵贵精而不贵多。

    遂令魏山为左先锋,率三万镇军从清水之北包抄滠头。

    权翼、姚益生为右先锋,从东武自南向北逆击滠头。

    姚弋仲在滠头经营了十六年,权翼、姚益生也在此地生活了十六年,熟悉地势。

    这两路既是偏师,也是李跃抛出去的诱饵。

    三路人马并非孤立,而是一个品字形,李跃率六万黑云精锐居中,以斥候指挥联络两军,严禁冒进。

    一旦慕容恪经不住诱惑,出兵攻打任何一路,李跃的中路大军就会飞奔而上,将慕容恪围歼在清河郡!

    随着细作这一年多的渗透,李跃对燕国也越发了解。

    可以说,整个燕国都是靠慕容恪威信顶着。

    有他在,燕国各种矛盾被按了下去,慕容垂也得到重用。

    历史上慕容恪逝世后,燕国迅速败亡,数年之间从巅峰滑向谷底,足见此人对燕国的重要。

    如果此战能灭了慕容恪,即便丢失黄河以北的土地,对李跃而言,都不算太亏。

    等于打断了燕国的脊梁。

    “慕容恪出兵没有?”李跃第四次询问。

    慕容恪擅骑兵,擅长突袭,李跃分军三路,就是给慕容恪发挥的机会。

    按道理,慕容恪不该犹豫,除非他看破了自己的意图。

    张生野道:“燕军在滠头布置鹿角,挖凿堑壕,似乎准备死守!”

    “死守滠头?”李跃一阵疑惑。

    自己这“三十万大军”围上去之后,耗也能把慕容恪耗死,莫非慕容恪以自己为诱饵,吸引黑云军主力,为慕容垂、慕容儁制造机会?

    然而滠头再坚固,也是一座孤城,即便慕容儁的七万大军来援,也救不了他。

    慕容垂更不用指望了。

    王猛在巨鹿严防死守,徐成、高云、姚苌、冯盎在城外策应,慕容垂不得寸进。

    &amp;lt;div style=&amp;quot;text-align:center;&amp;quot;&amp;gt;

    &amp;lt;script&amp;gt;read_xia();&amp;lt;/script&amp;gt;